推 mikehu: 投手本來就要去適應好球帶 那場主審是爛沒錯 但沒有兩邊 11/18 12:08
推 polanco: 好奇韓職為什麼這麼快上電子好球帶 明明是連美國都還在 11/18 12:08
→ polanco: 實驗階段 看起來Z>B的東西 11/18 12:08
→ mikehu: 不一致 玉米就沒這樣受到影響 11/18 12:08
因為玉米不是KBO投手,不需要去處理ABS跟人類裁判的差異性。
→ joe51408: 這就是問題之一 韓職現在的環境除了不利投手養成還會 11/18 12:09
→ joe51408: 造成投打跟國際Meta脫節 打的版本根本不一樣 11/18 12:09
※ 編輯: PaiChiou (111.250.103.83 臺灣), 11/18/2024 12:10:04
推 catsondbs: 韓國主審超爛 電子好球帶沒法不推 11/18 12:10
推 bbo9527: 玉米有球威跟速差可以壓制 高沒有啊 11/18 12:10
推 polanco: 今年是在3A實驗 玉米才丟一場3A 而且還是在改成挑戰制以 11/18 12:11
→ polanco: 後的事 11/18 12:11
→ joe51408: 電子好球帶不是不能用 但如果考慮到國際賽都是以自己 11/18 12:11
→ joe51408: 職棒球員為主的時候就該知道會有這種風險了 11/18 12:11
推 mikehu: 把ABS看成另外一個主審就好 不同主審就要適應不同好球帶 11/18 12:11
簡單來說就是
KBO投手已經忘記什麼叫做"適應主審好球帶"了
※ 編輯: PaiChiou (111.250.103.83 臺灣), 11/18/2024 12:12:01
推 bbo9527: 他的問題就高球不撿 配球受限 外角低又壓的沒首局好 投球 11/18 12:11
→ bbo9527: 模式被侷限的很死 只能賭打不好救命 但沒賭到 11/18 12:11
推 u10400068: 其實他今年那些數據下滑的原因是彈力球 11/18 12:12
K9 BB9應該跟彈球無關吧
ERA跟WHIP倒是有可能
※ 編輯: PaiChiou (111.250.103.83 臺灣), 11/18/2024 12:13:23
→ wewe44556: 這場比賽應該事前就說好是人工裁判的吧? 11/18 12:13
其實我的論述簡單來說只是要表達
高永表顯然對好球帶的問題有很大的影響
跟比賽公不公平、是否合理無關。
純粹要表達韓國投手從今年起甚至到更遠的未來
水土不服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這種感覺好比你打CS世界賽,到了現場發現Valve發給你Steam Deck叫你用這個比。
推 ccl007: MLB好像定位是輔助判決用 之前新聞有人貼 不確定 11/18 12:14
推 chairfong: 好奇韓國用多久啦 11/18 12:14
沒記錯的話1年
※ 編輯: PaiChiou (111.250.103.83 臺灣), 11/18/2024 12:16:15
→ wewe44556: 既然知道就得轉回來適應惹 11/18 12:14
推 mikehu: 郭彬投的就還可以啊 說到底就是個人適應的問題 11/18 12:15
推 slimfat0202: 我覺得沒有鞭屍或沒自信的問題,本來就是球迷可以延 11/18 12:15
→ slimfat0202: 伸討論的棒球點,各抒己見,對球隊來說,就是賽後檢 11/18 12:16
→ slimfat0202: 討報告,雖然同樣是輸球,很多看球資歷較淺也能從這 11/18 12:16
推 apenguin: 回四樓,因爲軟投更吃好球帶,像我爪凱文,如果今天裁判 11/18 12:16
→ slimfat0202: 些文章中學習到不同角度切入,況且台韓之戰,是台灣 11/18 12:16
→ apenguin: 不撿外角,他大概也會炸 11/18 12:16
完全正確,高永表就是靠控球吃飯的投手,不是球威。
他一整年練出來的ABS好球技術,在這裡完全沒屁用。
投到沒心態也不奇怪。
但這就是韓國得自己消化的問題,怪不得別人。
但選手好像也沒動力為了國際賽特別練這東西。
專心應付國內職棒還是比較有$$$$$
→ slimfat0202: 晉級最重要的關鍵,多點討論很正常 11/18 12:16
→ joe51408: 你固定的好球帶打了一整年一定會有一定程度肌肉記憶的 11/18 12:16
→ joe51408: 短期賽要改變習慣就很賭選手調整能力 11/18 12:16
沒錯,尤其是控球型投手的肌肉記憶就是他吃飯的本錢。
說改就改的話搞不好還會讓他國內的成績爆裂。
→ ccl007: KBO投手在大巨蛋那兩場 一整個很中華職棒日常既視感 投倒 11/18 12:16
※ 編輯: PaiChiou (111.250.103.83 臺灣), 11/18/2024 12:18:41
推 mikehu: 高永表今年在KBO的進階數據本來就不怎麼樣 賽前就有人 11/18 12:17
→ mikehu: 覺得怪了 11/18 12:18
→ ccl007: 自己邊邊角角好球帶削不進去 削人工跟電子還是有差 11/18 12:18
推 ts1993: 軟投吃好球帶阿 11/18 12:18
→ ts1993: 沒球速壓制 11/18 12:18
→ ccl007: 軟投就是削 遊走四個角落 不然咧 11/18 12:20
推 highwayshih: ABS後每場好球帶都固定的 KBO投手已經失去適應主審的 11/18 12:20
→ highwayshih: 能力了 11/18 12:20
→ ts1993: 凱文就是例子 11/18 12:20
→ joe51408: 說過了 他們對G1投手的要求是要有機會的時候能投一休四 11/18 12:20
→ joe51408: 他們這次帶的投手基本上只有高有這個能力 11/18 12:20
→ joe51408: 只是不幸的成為了我們棒子底下的犧牲品直接導致淘汰 11/18 12:20
→ ccl007: 有場看跟多明尼加 更慘 打者一看出手點就退板 超羞辱的 11/18 12:20
→ ccl007: 最後還是壞球 這種情形只有在看科班級距大跟甲乙組打才有 11/18 12:21
推 s900098: 怎麼會有人覺得電子好球帶就是另個裁判而已 真可愛 11/18 12:23
推 ccl007: 野格有篇公開文章整理跟我猜得差不多 人類幾乎不會撿垂直 11/18 12:24
→ jerrylin: 武器球被廢掉的確是很難投 11/18 12:25
→ ccl007: 地落後 捕手接球不偷就是低到快要貼地那種 甚至提前落地 11/18 12:25
推 SakeruMT: 打了一整年的版本跟大賽用的不同,光聽就感受到痛苦 11/18 12:25
→ jerrylin: 但是他可以往裡面一點投吧 總比135速球好 11/18 12:25
→ ccl007: 那個碰到好的捕手可以透過偷好球技術修正回來一點 儘管好 11/18 12:26
→ jerrylin: 9往外轉的裁判不撿 8往外轉的裁判總會撿吧 11/18 12:26
推 alex8725: 你看那天的韓國裁判不就明白為啥要abs了 11/18 12:26
→ ccl007: 球帶定義可沒有限制 但人類裁判幾乎不會撿 說根本不是另一 11/18 12:27
推 chyx741021: 真人裁判的好球帶在每一場都會有差異,所以職棒選手 11/18 12:27
→ chyx741021: 在漫長的球季隨時都在適應好球帶,但電子好球帶每一 11/18 12:27
→ chyx741021: 場都一樣,「適應好球帶」這個技能就這樣逐漸消失了 11/18 12:27
→ ccl007: 種人類裁判 真要講照現有科技所有線審都可以先蛋雕 11/18 12:28
→ jenchieh5: abs如果以後沒辦法在美日形成趨勢的話,韓也只能放棄吧 11/18 12:28
→ marx93521: 全面改ABS那麼韓國裁判有在職棒判嗎? 11/18 12:29
→ ccl007: 電子好球帶是進入職業才有 業餘還是人工 不少打者看垂直系 11/18 12:29
推 sweetchord: 韓棒台籃化啊,國內熱鬧就好,誰管國際賽 11/18 12:30
→ ccl007: 都蠻準的 會落地甚至要靠捕手偷好球救幾乎放掉 11/18 12:30
推 bbo40453: 的確是有影響,這次12強很多k zone整顆在裡面的主審都 11/18 12:32
→ bbo40453: 不撿,通常都是高球跟外角高 11/18 12:32
→ shifa: ABS的特性可能會影響投球策略 但是這就是比賽 11/18 12:32
→ gts123: 怎麼開始扯到ABS了 怎麼韓國其他投手沒這個問題就他有 11/18 12:33
→ bbo40453: 被滿貫前江保送就是有一顆4號位滑球沒撿,不過基本上每 11/18 12:33
→ bbo40453: 隊都會遇到一樣狀況所以沒啥好說 11/18 12:33
→ gts123: 如果他因為ABS投不好 那不就表示他以前就是靠裁判而已 11/18 12:34
推 mikehu: 所以今天高永表又可以適應人工好球帶了? 不是這樣說的吧 11/18 12:34
→ shifa: 阿根廷2022年世界杯小組賽第一場也是被半自動越位系統弄到 11/18 12:35
→ shifa: 一堆越位結果輸球 最後還不是全勝奪冠 11/18 12:35
推 Strasburg: 我覺得派右側投扛左打部隊就很天了 他還是軟投派 11/18 12:35
推 seemoon2000: 結果他今天又先發 所以韓國也是輕敵澳洲的意思 11/18 12:35
→ shifa: 討論單場勝敗可以說ABS轉換問題 但是討論為什麼被淘汰 就 11/18 12:35
→ shifa: 不是ABS要背鍋 11/18 12:35
→ Strasburg: 沒有速球保護的變速根本沒殺傷力 左打軌跡又看得清楚 11/18 12:36
→ cesuya: 剛去看成績 K9 BB9 沒大幅衰退阿 是差不多的 11/18 12:36
→ seemoon2000: 我前幾天還去翻了他KBO成績 就稱職的先發水準 但薪水 11/18 12:36
→ seemoon2000: 確實超級貴 估計就是最後一張約了 簽了就開始躺 11/18 12:37
→ joe51408: 我講的是有調整風險 不是推給ABS喔 因為韓國的確還是有 11/18 12:37
→ joe51408: 能壓制的投手所以這只能說是可能的變因之一 11/18 12:37
推 ccl007: 有 上來就150那種 韓國跟台灣也有提升球速訓練中心那種就 11/18 12:39
→ joe51408: KBO對投手的用法能那樣扛三年算很強了 不然你看我們的 11/18 12:40
→ joe51408: 洋投去那邊投得好的有幾個 好用的也被操一年就爆了 11/18 12:40
→ joe51408: 他領那個錢不過分 但今年成績下滑應該是有還債的情形了 11/18 12:40
→ ccl007: 沒有適應問題 只有塞幾號位 跟打者要不要揮而已 11/18 12:40
推 YKM519: 簡單說不就是電子好球帶比較海比較好投,跟人還是機器判 11/18 12:42
→ YKM519: 沒關係吧 11/18 12:42
推 pkqooet: 韓國為何推電子好球帶?是他們主審太爛嗎? 11/18 12:42
推 WEDBLACK: 換個會撿的裁判 比賽走勢可能完全不同 11/18 12:45
→ WEDBLACK: 這也是棒球被奧運排除的其中一因素 11/18 12:46
推 tapiola: 規則上定義的好球帶是一個立體空間,而球路的軌跡都不是 11/18 12:47
→ ccl007: 人工裁判就像鄉下村里大家都熟的警察之類的 大概這樣 11/18 12:48
→ tapiola: 一直線,人眼看的角度和電子好球帶偵測邊界的角度不一樣 11/18 12:48
→ ccl007: 電子好球帶就是國道整條路都科技執法 大概是這樣 11/18 12:48
→ tapiola: 對不同軌跡的球路好壞球判定就會有差異。不能只用正面看 11/18 12:49
→ tapiola: 到的那個框框去想。 11/18 12:49
→ ccl007: 為了避免歧視 修改為沒有科技執法下 一般台灣鄰里道路 11/18 12:51
推 rahim03: k9 bb9跟彈力球當然有關 11/18 12:52
推 playgun921: 有料給推~~ 11/18 12:56
推 NTUTPS: 好文分析推 11/18 12:59
推 Pagan: 推 11/18 13:07
推 Pixis: 推講解 11/18 13:08
→ ocean0817: 用abs可以投出很多傳統裁判完全不撿的好球 11/18 13:09
推 hellogym: 打了一整年電子固定好球帶 整個肌肉都成記憶了 要調整 11/18 13:09
→ hellogym: 哪有這麼快XD 11/18 13:09
→ ocean0817: 所以習慣以後肯定會有落差 11/18 13:09
→ hellogym: 但是如果遇到好球帶比較寬的裁判 對KBO更有利 這種就是 11/18 13:10
→ hellogym: 一體兩面的 11/18 13:10
推 acolam: 合理推敲 11/18 13:46
推 kobebrian: 其實彈球是會影響K/9的 因為為了避免被打 配球都會 11/18 13:47
→ kobebrian: 改變 11/18 13:47
推 ephesos: 邊邊角角不撿可以怪好球帶,陳晨威是第一球壞球被撈出去 11/18 13:57
→ ephesos: ,陳傑憲是一好球之後失投紅中被轟。這跟好球帶的關係是 11/18 13:57
→ ephesos: 啥? 11/18 13:57
推 Rentch: 這麼說的話,以後各國電子好球帶參數也是會影響,還是會 11/18 14:00
→ Rentch: 有適應力問題 11/18 14:00
推 jay0215: 推詳細講解! 11/18 14:49
推 lolucky531: 人類本來就有這種盲點 其他還有高角度垂直進好球帶會 11/18 15:03
→ lolucky531: 認為偏高等等 自己在電視前當裁判就能感受差異 11/18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