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baddad: 記得一杯威士忌就要300百,馬的一罐又沒多少 04/17 12:23
推 Castle88654: 韓國: 04/17 12:23
推 shanjie: 鹹酥雞通常只買一包,但酒可以喝兩手 04/17 12:23
推 lovez04wj06: 至少50% 04/17 12:23
推 acegikmp: 幾十倍到上百倍吧 看你怎麼賣 04/17 12:23
推 anpinjou: 開瓶費了解一下 04/17 12:23
推 laladiladi: 飲料就好賺阿 你看純喫茶沒漲過價還有事沒事打折 04/17 12:24
推 Muilie: 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 04/17 12:24
推 bamama56: 一瓶外面2000 裡面一杯賣你400加冰 你倒倒看幾杯 04/17 12:24
→ a22122212: 聽朋友說酒吧有做起來的話賺到爆 04/17 12:24
→ ayuhb: 高球還是套水,賺爛了 04/17 12:24
→ ayuhb: 不過看過調酒影片說什麼要手搖30分鐘,那我就覺得不好賺 04/17 12:25
推 Y1999: 路邊手搖飮賣你50的,成本大概10元,不過還要算人工店租水 04/17 12:25
→ Y1999: 電 04/17 12:25
推 qweertyui891: 威士忌不是買那顆冰球嗎 哈哈 04/17 12:25
→ minoru04: 光是店內價跟你自己買的零售價就差很多了 人家還是批發 04/17 12:26
推 Wolverin5566: 暴利ㄚ 04/17 12:26
→ bamama56: 不過接下來問題就會延伸到店租水電不用錢嗎 哈哈 04/17 12:26
→ Y1999: 拿到酒吧直接翻倍賣,你看賺多少 04/17 12:26
推 asdf70044: 水 冰都很賺阿 04/17 12:26
推 ymsc30102: 你自己去超商買的價格跟熱炒店點的價格比一下不就知了 04/17 12:26
→ chang1248w: 酒吧或者熱炒良心一點是外面零售的兩倍,普遍是三倍 04/17 12:27
推 Edison1174: 美國禁酒年代黑幫都賣私酒起家 04/17 12:27
推 MK47: 快炒店啤酒可能賣80或100 進貨價一罐十幾塊 04/17 12:27
推 cody5361: 曾在酒吧工作四年的小分享,酒商與菸商由於廣告有諸多限 04/17 12:27
→ cody5361: 制(特別是菸商)所以行銷不太好做 04/17 12:27
→ cody5361: 但行銷預算卻每年卻抓一大筆,所以會抓所有能廣告的機會 04/17 12:27
→ cody5361: 之前開新酒吧時,只要幫忙推廣他們家產品就贊助一面牆的 04/17 12:27
→ cody5361: 裝潢 04/17 12:27
→ chang1248w: 1.5的請暴喝一波,下次就沒了 04/17 12:28
→ MK47: 紅的店只賣定啤酒或酒類 還會有廣告費 這我聽我朋友開燒烤店 04/17 12:28
→ MK47: 說的 04/17 12:28
→ MK47: *特定 04/17 12:28
推 aa9012: 245% 04/17 12:29
→ ThreekRoger: 台灣每個禮拜百威跟海尼根進口的貨櫃數量數以百計, 04/17 12:29
→ ThreekRoger: 我也不知道怎麼這麼受歡迎 04/17 12:29
→ roger2623900: 絕大部分飲品的成本都很低很低 04/17 12:29
推 MK47: 所以實際上只賣三得力啤酒(假設) 拿的是燒烤店賣酒的價格- 04/17 12:30
→ MK47: 超低進貨價+廠商給的推廣費 當然你要算水電、租金 但就是說 04/17 12:30
→ MK47: 跟其他料理比 這真的才是大頭啊 04/17 12:30
推 Adiakyan: 薑母鴨總該看過吧,你看一下裡面一瓶米酒賣多少你就知 04/17 12:32
→ Adiakyan: 道了 04/17 12:32
推 usoko: 你自己去居酒屋不就知道了 便利商店100多的啤酒可以賣500+ 04/17 12:32
→ usoko: 他們還是批貨進的 成本更低 04/17 12:33
推 efkfkp: 一杯比較貴因為要算開瓶費啊,如果為你新開一瓶後面沒有人 04/17 12:34
→ efkfkp: 買幾天後就要自行消化當然要賣比較貴,嫌貴你自己買一瓶比 04/17 12:34
→ efkfkp: 較划算。 04/17 12:34
→ yukitowu: 熱炒店有一種飲料規格是大約1公升的寶特瓶 單價100元 可 04/17 12:34
→ yukitowu: 是在大賣場特價29元 04/17 12:34
推 Cishang: 算一下就知道賺翻阿 04/17 12:34
推 dodobaho: 外國有很多專賣飲料的店家,不是台灣的手搖。就賣酒和非 04/17 12:35
→ dodobaho: 酒精的,就像只賣飲料的小七。 04/17 12:35
→ dodobaho: 早餐店最大利潤是紅茶奶茶這些 04/17 12:36
推 s175: 一般居酒屋的酒水 原價率是抓30% 04/17 12:37
→ hanainori: 要搖半小時那個是一杯特定的調酒 04/17 12:39
推 calase: 幾年前看日本介紹開店的書,飲料類利潤率可以到7-8成以上 04/17 12:43
推 hsinhanchu: 單杯威賣300很便宜啊,不然你要花1500買整瓶才發現味 04/17 12:43
→ hsinhanchu: 道不喜歡嗎? 04/17 12:43
→ ballby: 全聯50塊的玻璃台啤,熱炒店100塊 04/17 12:44
→ adagiox: 如果是威士忌 只論威士忌毛利80%以上 但一般還是會賠錢 04/17 12:45
→ adagiox: 因為租金人力 喝酒翻台率很低的 04/17 12:45
推 Muilie: 之前有個例子是,去朋友開的居酒屋捧場,但是只點吃的沒 04/17 12:45
→ Muilie: 點酒,後來被朋友尻洗 04/17 12:45
推 beachboy7: 威士忌至少是兩倍賣 04/17 12:46
推 bamama56: 要搖超久應該是Ramos Gin Fizz 調酒師會瞪你 04/17 12:48
推 loverxa: 日本居酒屋或酒吧有些拒絕收外國人 就是外國人很多都是 04/17 12:51
→ loverxa: 去用餐不是去喝酒 04/17 12:51
→ tyifgee: 暴利 04/17 12:51
推 usoko: 日本還有一些居酒屋直接寫明拒絕不喝酒者進入 04/17 12:54
→ usoko: 即便他們有飲み放題的コース也一樣 04/17 12:55
推 shinobunodok: 大間的熱炒店都會特地請酒促來賣酒 你覺得呢 04/17 12:57
→ groundmon: 雖然其他餐廳也是酒水比較好賺,但居酒屋真的主要靠飲 04/17 12:57
推 CannonLake: 看菜單不就知道了 熱炒還算佛心啦 居酒屋 日料那種才 04/17 12:57
→ groundmon: 料 04/17 12:57
→ CannonLake: 扯 04/17 12:57
推 ARCHER2234: 10倍以上 04/17 12:57
→ shinobunodok: 什麼菜多香多大盤 白飯吃到飽都無所謂 酒能多賣兩 04/17 12:58
→ shinobunodok: 瓶才是真的賺錢 04/17 12:58
→ groundmon: 我帶親友在日本餐廳吃飯,就算他們不喝,起碼也會幫大 04/17 12:59
→ groundmon: 家點一杯烏龍茶 04/17 12:59
推 Rhiner18: 50%以上 04/17 13:03
推 v21638245: 軟飲比酒更好賺 04/17 13:05
推 henry1234562: 因此我不懂為什麼台灣速食店都撤掉大杯 04/17 13:17
→ henry1234562: 明明很好賺不是嗎 為什麼不賣大杯了 04/17 13:17
推 tsairay: 撤掉大杯,中杯漲成大杯價,更賺 04/17 13:21
→ s175: 因為台灣對大杯的需求量沒那麼高了 04/17 13:28
→ CannonLake: 中杯漲價就好了 還要開一個大杯內用杯模搞自己做啥 04/17 13:31
推 s175: 大杯跟中杯的成本基本上沒差 反正大杯的需求也下降了 你要 04/17 13:35
→ s175: 買中杯我就漲價 04/17 13:35
→ winterjoker: 一瓶可樂可以賣你破百元,你說呢? 04/17 14:04
→ speed7022: 說50%的小看酒商了,用十幾倍在賣的 04/17 14:14
推 nsbl19: 高檔餐廳賣一瓶賺一瓶 很有情緒價值 04/17 14:19
→ k960608: 4~5倍 重點是放著就能賣 04/17 14:21
→ nsbl19: 進貨價50% 酒商還有賺 04/17 14:21
→ A5Watamate: 飲料店開這麼多間你說水不好賣? 04/17 14:40
推 auva: 水商売 04/17 14:42
推 pptt09333: 可樂的瓶子比內容物還貴 04/17 14:44
推 vfgb35: 看成溫水 04/17 15:08
→ asd90267: 居酒屋一杯角嗨賣280 成本不到20 04/17 15:12
推 qd6590: 賣飲料跟冰是同個道理 04/17 15:49
推 danny10173: 在開心的時候喝點酒會更開心 04/17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