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sussj : 當然要啊,超過台幣100萬就要申報 11/30 11:56
→ Kewseq : 要有實現就申報 11/30 11:57
→ sussj : 只管你賣出,和你後面立刻買什麼沒關 11/30 11:57
推 kusocomtw : 複委託賣出股票之後購買力不會馬上增加吧,我記得要 11/30 12:01
→ kusocomtw : 等一天錢才會入帳 11/30 12:01
→ kusocomtw : 所以還是會有金流才對? 11/30 12:01
→ casa163 : 複委託系統都有損益表可以看.賣出就有紀錄,看總計有 11/30 12:04
→ casa163 : 超過稅額就要申報 11/30 12:04
推 IanLi : 實現就要報了,跟轉進別檔無關 11/30 12:10
推 yan08572002 : 需要主動申報嗎?我以為國稅局會自動抓出來 11/30 12:12
推 jumbotest : 複委託賣出之後馬上會增加購買力 11/30 12:20
推 icelaw : 有實現的當下就要申報 11/30 12:22
推 vince02 : 請問這種是要自己申報?還是系統會自己跳出來? 11/30 12:26
→ casa163 : 券商會寄類似扣繳憑單的總損益給你,可以問營業員 11/30 12:31
推 ssarc : 這種國稅局會寄單通知嗎?還是要主動聯繫國稅局? 11/30 12:32
→ casa163 : 線上繳稅海外收益不會自己跳出來,要自己主動申報 11/30 12:32
推 ssarc : 剛剛上網查了,券商會把資料給國稅局,所以民眾要 11/30 12:35
→ ssarc : 主動申報,國稅局不會通知 11/30 12:35
→ ssarc : 且就算你再買別的標的,但你戶頭還是有錢進去,所 11/30 12:36
→ ssarc : 以要申報 11/30 12:36
→ temu2015 : 到底為什麼會有這種券商把資料給政府,政府卻還要民 11/30 12:50
→ temu2015 : 眾自己申報的政策啊。 11/30 12:50
→ Hecc : 複委託賺多少國稅局都知道 11/30 12:50
→ CCH2022 : 沒超過750就不用擔心了。 11/30 12:57
推 cactusho : 我買賣超過100萬幾次,都沒申報過 11/30 12:58
推 icedog122 : 你不報應該也沒差,因為稅一樣。 11/30 13:00
推 cactusho : 我猜是因為當時投入美金帳戶是超過100萬,所以不算 11/30 13:01
→ cactusho : 是所得吧 11/30 13:01
推 goodjop : 券商會主動申報 課稅 11/30 13:03
→ kevinmeng2 : 複委託不算海外收益…算你家卷商的 11/30 13:34
推 adearlover : 那這樣是不是要每年買賣一次來重置成本和獲利 11/30 13:44
推 sdbb : 謝謝推文 11/30 14:02
推 IanLi : 你都不報,之後看你怎解釋逃漏報,所以建議依規定 11/30 14:03
→ IanLi : 錯誤資訊在推文,建議自己查清楚,被誤導要自己承 11/30 14:05
→ IanLi : 擔 11/30 14:05
推 rebel : 推文一堆錯誤資訊 現在人都不會查證再推文的嗎 不 11/30 14:22
→ rebel : 管複委托 海外券商有超過我就是自己報 要逃賭他抓 11/30 14:22
→ rebel : 不到也可以 那天被追稅就自己承擔就好 11/30 14:22
推 iagb : 弱弱地請教要怎麼申報啊 11/30 14:35
推 k85564 : 要啊 11/30 14:51
推 rebel : 海外所得那欄把欄位拉出來 把海外券商整年損益x台 11/30 14:52
→ rebel : 幣匯率輸進去 下一步到底 最後把整年對帳單附上 11/30 14:52
→ k85564 : 券商都會給政府資料的 11/30 14:52
→ moom50302 : 人家看的是獲利,進出幾百萬沒獲利有差嗎? 11/30 14:55
→ moom50302 : 獲利超過百萬就要申報、合併國內所得超過750萬就要 11/30 14:56
→ moom50302 : 對海外部分課20% 11/30 14:56
推 rebel : 稅務系統也不是一開始全部資料都有 股利 保險都是 11/30 14:57
→ rebel : 後來才完善的 早年就是自己收集單據自己輸入 複委 11/30 14:57
→ rebel : 托可能還要幾年才會自動帶入 但不要方便久了就喪失 11/30 14:57
→ rebel : 自己填單的能力啊 11/30 14:57
推 qa1122z : 複委託會寄損益單子給泥,真的很貼心,超過要收好, 11/30 15:10
→ qa1122z : 報稅有幫助 11/30 15:10
推 ggsize123 : 印象中不申報不會怎樣 因為罰鍰是所漏税額*兩倍 所 11/30 15:27
→ ggsize123 : 以只要你還在750萬以下 因為所漏税額為0 所以0*2還 11/30 15:28
→ ggsize123 : 是0 11/30 15:28
→ KY1998 : 100~750都申報,又不用課稅 11/30 15:33
→ KY1998 : 你到時拿不出對帳單稅務單位會用他自己的方式認定 11/30 15:33
推 rebel : 樓上正解 拿不出證據 罰款不是你說了算 是政府說了 11/30 15:44
→ rebel : 算 算出一個很不合理的稅額你也得吞 記得版上有篇 11/30 15:44
→ rebel : 家裡開小工廠的勸世文 海外所得被課到獲利全吃光還 11/30 15:44
→ rebel : 倒賠 打行政訴訟打三年多還是輸 爸爸也抑鬱而終 看 11/30 15:44
→ rebel : 完我就覺得我還是好好報稅 每年多花30分 我也不想 11/30 15:44
→ rebel : 打三年官司 11/30 15:44
推 boombastick : 120萬你不報也不會怎麼樣 11/30 15:48
→ boombastick : @rebel 有關鍵字可以查嗎? 11/30 15:48
推 ManiaX : 750萬是合併你國內”納稅淨額“,不是國外賺750萬 11/30 16:05
→ ManiaX : 內免稅,推文一堆錯的表示都沒申報過 11/30 16:05
→ ManiaX : 法條不是自己解讀啊,海外券商除非你是到死錢都不 11/30 16:06
→ ManiaX : 匯回來,不然還是乖乖報吧 11/30 16:06
推 IanLi : 你不依規定留下軌跡,之後再來抱怨稅務問題花錢花 11/30 16:09
→ IanLi : 時間自找麻煩 11/30 16:09
推 ragochen : 雖然如此,但要逃也不用逃到死,課稅期限是7年 11/30 16:17
推 rebel : 也是稅務文 一兩年左右 忘記是推文裡還獨立一篇 11/30 16:18
推 darkangel119: 我同事也用這種心態啊 海外所得不申報會怎樣 我回 11/30 16:30
→ darkangel119: 你自己去跟國稅局賭啊 11/30 16:30
→ darkangel119: 乖乖申報好像很困難一樣 11/30 16:31
推 m180 : 不影響稅為何要大家浪費時間申報 11/30 16:59
推 kusocomtw : 乖乖申報,日後沒爭議,且可以省下跟稅務員打交道 11/30 17:04
推 yangcy : 賺的所得可以扣掉賠的錢 有多再申報嗎? 11/30 18:33
推 richaad : 沒超過670萬,不用繳稅,但要申報 11/30 18:40
→ richaad : 券商會寄整年度的申報表給你,報稅系統自己key進去 11/30 18:40
推 lyl122333 : 我勸你是不要惹國稅局 風險自負 11/30 19:39
推 ManiaX : 國外匯回太多筆,總要說明這是什麼錢啊,說你洗錢 11/30 20:31
→ ManiaX : 呢 11/30 20:31
噓 energyy1104 : 沒報的就只是運氣好沒被抓到而已 11/30 20:37
推 cityport : 複委託一定要報,海外券商不用報 12/01 00:46
→ cityport : 台灣政府又不開放海外帳戶,美國不會同意台灣查稅的 12/01 00:51
推 Taiwanpoker : 好多錯誤觀念喔 12/01 03:21
推 rainlinix : 我自己解讀是海外券商你以後要匯錢回台,每年分攤 12/01 03:42
→ rainlinix : 申報獲利金額吧,就算馬上獲利轉投,以後一次匯回 12/01 03:42
→ rainlinix : 來超過當年免稅額可以提供之前申報過獲利表示不是 12/01 03:42
→ rainlinix : 一年的獲利去免稅這樣不是嗎?複委託我一直以為是 12/01 03:42
→ rainlinix : 國內券商給國稅局稅務系統自己代入XDD 12/01 03:42
推 ImHoluCan : 白痴才與政治說賺多少,分批匯回就好 12/01 04:45
→ ImHoluCan : 白痴才與政府說你賺多少,投資海外乾政府屁事 12/01 04:46
→ latw : 複委託就獲利超過100萬乖乖報,跑不掉的,國稅局有 12/01 11:28
→ latw : 資料。 12/01 11:28
推 icelaw : 我都用海外提款卡 外國旅遊的時候 在海外提款花掉 12/01 18:27
→ icelaw : cc 12/01 18:27
→ icelaw : 或國內的消費 當debit card直接消費付款用掉 12/01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