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rwhung : 最終都要轉嫁到消費者手上 04/09 14:50
推 kutkin : 本來就是這樣呀,不然誰有42%利潤 04/09 14:51
→ uv5566 : 物價上漲 消費減少 04/09 14:51
推 justin531xx : 本來就客戶自己吸收..... 04/09 14:51
→ kutkin : 就跟燃油附加費一樣 04/09 14:51
推 neddchiu : 10%要代工廠吸收都會倒一片 04/09 14:51
→ m13579 : 客戶會去找其他供應商 也可以直接砍單 04/09 14:51
→ greedypeople: 阿就不同商品會有不同結果啊 04/09 14:51
推 jeff79723 : 漲價-消費者不買-一樣影響到企業利潤啊 04/09 14:51
→ krezev : 要看你的東西有沒有下位替代品啦 04/09 14:51
推 FncRookie001: 一定是品牌廠跟客戶吸收 因為代工廠本來就沒多少利 04/09 14:51
→ FncRookie001: 潤了 04/09 14:51
→ xeins : 技術獨門加沒有同生態位階的競爭者才可能吧 04/09 14:52
→ jumilin927 : 代工死光 04/09 14:52
推 piece1 : 是啊!但人家不買呢?你沒比較厲害 04/09 14:52
推 ilw4e : 稅怎麼分攤就是看議價能力,但談判能力再差也不會 04/09 14:52
→ ilw4e : 有人去做賠錢生意 04/09 14:52
→ tomdavis : 可以扛一些 全都要人扛那直接翻桌走人比較快 04/09 14:52
推 mangle : 現實統計全球化下,美國享受成本-60%以上的貨物價 04/09 14:52
→ mangle : 格,才能發展各種服務產業與高科技,然後進口商為 04/09 14:52
→ mangle : 了賺美元,產品利潤比毛三到四還低,現在美國還整 04/09 14:52
→ mangle : 天怪別人 幹 04/09 14:52
→ justin531xx : 客戶不吸收不就砍單或轉嫁消費者 04/09 14:52
→ greedypeople: 本來製造賺越少的 越有可能消費者買單 04/09 14:52
推 CrazySept : 10%不提高售價就會倒了 當然是轉嫁給消費者 04/09 14:52
推 clydebbman : 川普專門 懲罰美國人 04/09 14:52
→ justin531xx : 一樣東西原本利潤要是只有10%工廠吸不就等於死 04/09 14:52
→ ru04hj4 : 銷量會減少啊 04/09 14:53
推 Detonate : 不賺錢寧願關廠也不會出 最後就是美國的庫存耗盡加 04/09 14:53
→ Detonate : 價買 04/09 14:53
→ fywei : 本來就是這樣 你自己總統搞出來的 自己去擦屁股 04/09 14:53
推 wisebani : 不買,老闆最多生意做小一點.誰會長久賠錢做生意 04/09 14:53
→ benny9556191: 供應鏈先倒閉 再來美國自己也要斷鏈倒光 04/09 14:53
推 jim307prin : 代工本來就已經沒什麼毛利了 這很正常 最後就是砍 04/09 14:53
→ jim307prin : 訂單 大家一起下去 04/09 14:53
噓 yongerop : 台灣也跟著加關稅了,巴哈有一篇文討論漲價的事 04/09 14:53
→ ru04hj4 : 通常就是客戶 消費者 工廠 一起吸收 但這次太高誰 04/09 14:53
→ ru04hj4 : 都吸收不了 04/09 14:53
→ rbelldandy : 台灣人很有錢很幸福OK的啦,車稅那麼重還是買暴 04/09 14:53
→ wisebani : 所以會影響到就業 04/09 14:53
推 bearss : 當然是消費者吸收大半阿 還有訂單會減半 裁員 04/09 14:54
→ CrazySept : 供應鏈的利潤 很多不到10% 給供應鏈攤 不如不做 04/09 14:54
→ tenka92417 : 之前就傳沃爾瑪跟好市多要求阿共供應商降價,阿共 04/09 14:54
→ tenka92417 : 那邊直接說可以找其他國家供應商 04/09 14:54
推 justin531xx : 照智障川的邏輯自己吸收等於不賺錢還賠錢給客戶 04/09 14:54
推 aaa80563 : 客戶購買意願降 經濟大蕭條 04/09 14:54
推 A80211ab : 利潤有這麼高的 大概剩詐騙 04/09 14:54
推 Samurai : 無差別關稅就是這樣啊 04/09 14:54
→ ealleneee91 : 也很難找其他人代工 台灣代工就便宜 04/09 14:54
→ bkebke : 這麻簡單就不會不拉貨了 04/09 14:54
→ alanjiang : 不然咧 乖乖花錢買啊 04/09 14:54
→ FatFatQQ : 一直往下砍啊 沒法砍就找7巨頭叫他們吸收 04/09 14:54
推 ilw4e : 上次美中貿易戰美國人吸收九成,可以參考 04/09 14:54
推 xzcb2008 : 客戶不吸收那別買 04/09 14:55
推 EIZOL768 : 消費者買單啊 美國人自己選的 04/09 14:55
→ bkebke : 代工利潤都10%內吧 拼量的 04/09 14:55
→ kivan00 : 有競爭才有人要吸收 一起吃高稅額就了不起不賣你 04/09 14:55
→ justin531xx : 進貨客戶只有兩個方法一貼錢二轉嫁消費端 04/09 14:55
推 jeff22aa22 : 看誰比較急 04/09 14:55
推 amazingwow : 終端要付 就是沒人買 需求降低啊 04/09 14:55
推 cphe : 終端客戶不買就沒營收 還不是一樣 比少賺更慘吧 04/09 14:55
推 ck6m454 : 如果客戶銷售不好轉而砍單你也是重傷 04/09 14:55
推 zero549893 : 消費力變差砍單 04/09 14:55
推 tzk : 最後還是消費降級 因為高關稅政策 下一定部分生產回 04/09 14:56
→ tzk : 美國 其他國家依賴美國市場的生產力沒有下降 只會 04/09 14:56
→ tzk : 生產過剩 然後賣不掉降價賣 繼續循環消費降級 也不 04/09 14:56
→ tzk : 錯 最近台南65塊便當生意不錯 04/09 14:56
推 fcuhua : 轉價消費者 通膨 消費力降低 景氣衰退 大概是 04/09 14:56
→ bear753951 : 看合約嘍,通常會寫誰要出,然後違約的話罰金多少 04/09 14:56
推 nyyjeter8 : 一起下去啊 賠錢你做嗎 04/09 14:56
→ ealleneee91 : 終端毛利超高沒差 你蘋果毛利20就好了 04/09 14:56
推 j8630222 : 本來就是客戶吸收 川普那些低學歷信眾 才會以為是製 04/09 14:56
推 panzerbug : 轉嫁客戶 04/09 14:56
→ j8630222 : 造出口商出 然後美政府賺爛 04/09 14:56
→ berserk : 薄利多銷至少也還要有薄利 產品都虧乾脆不做 04/09 14:56
→ j0588 : 哪可能賠錢就不出貨 問問記憶體及面板廠吧 04/09 14:56
推 yyyou : 懂王:不準漲價 04/09 14:56
→ fywei : 經濟蕭條或是風暴 川普跟共和黨都不用選了 他們才 04/09 14:56
→ fywei : 是沒牌的那群 04/09 14:56
→ b9513227 : 全部人一起吸引 04/09 14:56
推 AYUMIX : 大部分是品牌方吸收。 成品在市場上的售價是比成本 04/09 14:56
→ AYUMIX : 價高好幾倍的。 04/09 14:56
推 PureAnSimple: 東西變貴 銷量下滑 04/09 14:56
推 xkso : 最後還是消費者吸收啊 消費者不買大家砍單裁員 04/09 14:57
推 justin531xx : 終端如果是硬需求,必需品,美國一定爆炸川普準備吃 04/09 14:57
→ justin531xx : 屎 04/09 14:57
→ xkso : 賠錢生意有人做? 04/09 14:57
→ jack1042 : 當美國人發現物價翻倍 川普就完蛋了 04/09 14:57
→ panzerbug : 需求彈性越低 轉嫁越多 04/09 14:57
推 yuebin : 最終產品沒人買到最後也是大家一起死 04/09 14:57
→ tzk : 可能過一陣子會不會有55的出現 但是失業率會上來因 04/09 14:57
→ tzk : 為台灣跪下去天然氣成本和其他綠色能源成本也會繼 04/09 14:57
→ tzk : 續漲 競爭力下滑 不知道還有沒有田可以種 04/09 14:57
→ fywei : 保證川普如果沒瘋 關稅一定縮 04/09 14:57
推 bhmagic : 美國會出現很多裕隆 迫不期待 04/09 14:57
推 iagb : 所以就算後面關稅轉彎,已漲價的還是不會回去,通 04/09 14:57
→ iagb : 膨再起 04/09 14:57
推 tomnj : 敝司已發出公告,客戶不接受漲價,就不出貨,後年就 04/09 14:57
→ tomnj : 看誰頂得住了 04/09 14:57
→ kivan00 : 報價的高低來自於競爭 川普把競爭也拔了 04/09 14:57
推 jimmyfk : 消費鉅減, 大小廠接連倒下... 04/09 14:57
推 nyyjeter8 : 沒人買就大家一起吃土啊 還偉大勒 04/09 14:58
推 Heyer : 川普這波是在幹QE 要把之前QE的錢回收 04/09 14:58
→ panzerbug : 現在就看準那些產品的需求彈性最低 04/09 14:58
推 intointo : 川川是想要課稅發現金 04/09 14:58
→ ealleneee91 : 川普這課法大家40%跟本無廠可移iphone 04/09 14:58
→ gameforyou : 供應鍊吸收也要有那個毛利能吸收最後都是民眾買單~ 04/09 14:58
推 gospursgo21 : 代工廠如果能被課30%稅還有賺,不用川普來,客戶就 04/09 14:58
→ gospursgo21 : 會要你降價了 04/09 14:58
→ Heyer : 等錢都回收就沒通膨了 然後經濟衰退 開始大降息 04/09 14:59
→ sora0115 : 大家談美國通膨就是因為不可能全由生產面吸收 04/09 14:59
→ tenka92417 : 無差別關稅就導致美國進口商沒有選擇替代性 04/09 14:59
→ fywei : 我看川普跟共和黨才真的是沒有籌碼的 04/09 14:59
推 justin531xx : 如果終端產品是硬需求跟必需品,漲多高消費者都要吞 04/09 14:59
→ jimmyfk : 應該是美國先倒, 沒關稅的國家馬照跑舞照跳. 04/09 14:59
→ justin531xx : ,但是吞下去覺得我們美國運通東西怎麼貴到頂天, 04/09 14:59
→ justin531xx : 或者根本買不到這時候川普就要死了 04/09 14:59
推 ltflame : 不要賣就不算賠,不要買就沒通膨 04/09 14:59
推 tzk : 台灣是這樣 可能通縮 美國應該短時間通膨 長時間因 04/09 15:00
→ tzk : 為沒人幫忙進低階產品 自己高价產品出不去 應該也是 04/09 15:00
→ tzk : 通縮 04/09 15:00
推 amig0123 : 現在都不出貨 美國那邊怎麼吃32% 40% 100% 04/09 15:00
→ wr : 42%本來就是愛買不買隨便你的稅率 04/09 15:00
→ winterjoker : 最倒楣的就底層的消費者啊 04/09 15:00
→ katanakiller: 就不賣了啊 04/09 15:00
→ sora0115 : 一個月後取消,通膨有滯後性也不可能馬上降下來了 04/09 15:00
推 oyaji5566 : 只有美國高關稅,廠商幹嘛賠錢出給美國,他出給其 04/09 15:00
→ oyaji5566 : 他國賺就好 04/09 15:00
→ amig0123 : 東南亞只賺3% 4%耶 真正的賺頭是美國人 04/09 15:00
推 cccwahaha : 看有沒有替代品 跟漲價後賣不賣的動 去喬要怎麼分攤 04/09 15:00
推 pinkyho : 就使用量下降啊 川普以為亞洲都跟美國公司一樣利潤1 04/09 15:01
→ pinkyho : 00%歐 開這麼高當然是客戶全吞啊 04/09 15:01
→ takanasiyaya: 賠錢誰做?頂多停機 04/09 15:01
→ sora0115 : 美國通膨其他國家通縮,因為沒其他市場吃得下 04/09 15:01
→ tenka92417 : 現在老美消費者連小額購物這種省錢途徑也快了,看 04/09 15:01
→ tenka92417 : 啥時會整個炸開 04/09 15:01
推 cityhunter04: 賣方市場就是這樣,你只能跟我買…. 04/09 15:01
→ fywei : 讓川普跟共和黨徹底消失也是不錯 04/09 15:01
推 panzerbug : 美國消費衰退,到底會退多少, 04/09 15:01
推 jympin : 想屁想 哪來這麼高利潤自己吞 美國缺貨就自己跑上 04/09 15:01
→ jympin : 門來了 04/09 15:01
→ Arashi0731 : 這批應該是進口商要吞,之後就不曉得了 04/09 15:02
→ fywei : 選民明年就可以用選票處理 04/09 15:02
推 yabaidesu : 品牌廠之前都賺大的 這時候跑去苛刻代工廠以後誰幫 04/09 15:02
→ yabaidesu : 你做? 04/09 15:02
→ amig0123 : 現在美國就還有庫存 看能撐多久罷了 04/09 15:02
推 metallolly : 本來就客戶吸收... 04/09 15:02
→ tenka92417 : 單一市場當然沒有可能找到替代美國市場呀 04/09 15:02
推 herochang : 虧本的生意沒人做...除非是國家補貼 04/09 15:03
推 goldjade : 美國本來就要自己吃通膨了 還以為都他們爽嗎 04/09 15:03
推 rainlover : 只剩洗產地可解,呵呵 04/09 15:03
→ NaoGaTsu : 你賣什麼毛利好到能吸收這麼高的關稅? 04/09 15:03
→ bolovema : 最後就是產品漲價啊 賠錢賣不如不賣 04/09 15:03
推 giroro255 : 美國不想當買家 市場自然會去尋找下個買家 04/09 15:04
→ NaoGaTsu : 最後不是洗產地勉強出勉強賺一點 不然就是不出貨 04/09 15:04
→ Diaw0803 : 消費者會轉向找次級產品 除非那個是唯一獨佔 04/09 15:04
→ NaoGaTsu : 不管是哪個 美國消費者都會吃到商品又貴又少的苦果 04/09 15:04
→ fywei : 其實各國只要認識到川普根本沒牌就一點都不用怕了 04/09 15:04
→ NaoGaTsu : 次級產品不就是這些勞動力密集國家出的嗎 04/09 15:05
→ bolovema : 非必需品可以不買 必需品漲價能不買嗎 要怎麼不通 04/09 15:05
→ bolovema : 膨 04/09 15:05
推 dch44dyw : 美國造船廠就是裕隆啊,所以你才看到幾百節火車載貨 04/09 15:05
→ dch44dyw : 櫃,正常的永遠是貨櫃船進港 04/09 15:05
推 huabandd : 通膨是必然的,前一篇說到他都用美國製造的廠商就 04/09 15:05
→ huabandd : 不受影響,但原物料還是會漲 04/09 15:05
推 fletcher5014: 假設是蘋果 big7等等這種供應鏈管理大師也不可能全 04/09 15:05
→ fletcher5014: 部轉嫁….. 反正他毛利這麼多 壓榨夠久了 04/09 15:05
→ hihi29 : 正常啊 代工廠難道有32%利潤? 04/09 15:05
推 CYL009 : 看哪一方強勢吧 嘻嘻 04/09 15:06
推 bolovema : 因為有些論調認為提高關稅導致經濟不好 因此消費力 04/09 15:06
→ bolovema : 不佳 就不會通膨 04/09 15:06
→ Atwo : 沒人要買 或是買的量變少 04/09 15:07
→ q123212 : 本來就該是這樣 04/09 15:07
推 LEOOOO : 客戶吸收不下去,就是終端消費者承接漲價的商品 04/09 15:07
→ Atwo : 原本可以賣100台 賺15% 結果要付的太多只改買50台 04/09 15:08
→ sora0115 : 先通膨後通縮,目前看來就是這樣,所以會有故意弄垮 04/09 15:08
→ sora0115 : 經濟讓FED降息的說法 04/09 15:08
→ Atwo : 供應商就是面對業績下滑 的問題 04/09 15:08
→ fywei : 要給川普死就是要美國客戶自己處理 04/09 15:08
推 panzerbug : 通通漲三成,換美國人組團來光華買電腦 04/09 15:09
推 windblood :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就這樣了 04/09 15:10
推 IceSword : 代工廠毛利才多少,要代工廠吸收10%~32%不如放無薪 04/09 15:10
→ IceSword : 假了 04/09 15:10
推 NaoGaTsu : 只賺15%不洗產地還要吸收32%關稅 誰會賣。 04/09 15:10
推 vincealan : 當然是客戶吸收阿,三四十趴的關稅讓台積電來吸收 04/09 15:10
→ NaoGaTsu : 賣了倒更快,是嫌錢太多嗎 04/09 15:10
→ takanasiyaya: 什麼庫存?全部漲價,現賺20%以上,請問盤上不漲價 04/09 15:10
→ tenka92417 : 人家會去華強北吧,還免簽 04/09 15:10
→ takanasiyaya: 的理由? 04/09 15:10
→ vincealan : 都可以讓收益趨近於零,何況其他產業 04/09 15:10
推 MinJun5566 : 靠進口商轉嫁給消費者 出口商利潤不高吧 04/09 15:11
→ Atwo : 你也可以讓客戶全吸收啊 那就是訂單量減少 04/09 15:11
→ ssarc : NS2就漲價啦,你可以選擇不買 04/09 15:13
推 john11894324: 代工廠利潤不到30%,如果不轉嫁到客戶就關門不做 04/09 15:13
推 bluu : 轉嫁給消費者 薪水不夠用的時候銷量銳減小廠商死光 04/09 15:13
→ bluu : 光這樣 04/09 15:13
推 wwewcwwwf : 公司吸收3-5%還能接受 20-32%............... 04/09 15:13
→ tim910282 : 那就不生產大家一起破產 04/09 15:13
→ NaoGaTsu : 現在就是一袋米扛幾樓,但美國一打全部,美國消費者 04/09 15:14
→ NaoGaTsu : 要扛十袋米了。 04/09 15:14
→ wwewcwwwf : 又不是代理商 代理都能賺35-50%以上 04/09 15:14
推 Taiwanpoker : 基本經濟學,物價上漲消費減少 04/09 15:14
推 su0109 : 美國對外會讓進口商品自行吸收關稅,但漲價作用力 04/09 15:15
→ su0109 : 還是會回到消費者身上,美境內80%以上中產階級日子 04/09 15:15
→ su0109 : 會更苦,川帝再趕這些人礦進去各國因關稅收割來的 04/09 15:15
→ su0109 : 工廠內工作生產搞順差。我擔心的是台灣本身,現在 04/09 15:15
→ su0109 : 主力台積電已送出,接下來各產業會陸續進美設廠, 04/09 15:15
→ su0109 : 以前貨幣錨定物是貴金屬,現代的貨幣錨定物是生產 04/09 15:15
→ su0109 : 商品本身,當主力工廠全部外移,台灣黃金儲備又由 04/09 15:15
→ su0109 : 政府轉成92%美債時,新台幣不知還有多少價值。 04/09 15:15
推 topfree : 別忘了最終客戶是你,喜迎一台電腦8萬起跳的世界 04/09 15:15
推 KOKEY : 就供應鏈停止供應>不需要那麼多人維持產線>裁員或倒 04/09 15:16
→ KOKEY : 閉 04/09 15:16
推 metallolly : NS2已經準備要有美國特別價了 04/09 15:17
推 jack90352 : 美國貨,尊絕不凡,你們自己吞吧 04/09 15:17
推 hitratio : 最後消費者買單 進口 出口割肉 消費者能買的越來越 04/09 15:18
→ hitratio : 少 04/09 15:18
→ q123212 : 代工會為了毛五的利潤跑去美國設廠? 04/09 15:18
推 ltmps : 過去敢做賠錢生意的就是中國,現在中國也沒辦法負 04/09 15:18
→ ltmps : 擔如此高的關稅。最終,如果玩個6個月,關稅還是要 04/09 15:18
→ ltmps : 消費者負擔,整體市場也要萎縮 04/09 15:18
→ takanasiyaya: 沒錢賺誰管你沒業績 04/09 15:19
→ metallolly : 搞不好最終真的會組團來台灣組電腦或是掃NS2 04/09 15:19
推 NaoGaTsu : 他們會組團去華強北啦 04/09 15:19
→ kivan00 : 通縮完全成立有個要件是吃得了苦 04/09 15:19
→ metallolly : 阿對啦 就是組團去國外買 跟之前我們去日本掃貨 04/09 15:20
推 Croy : 漲價可以 那本來買100台變成70台 04/09 15:20
→ sora0115 : 所以美國人現在要和中國人比吃苦嗎XD 04/09 15:21
→ Croy : 剩下30台你自己想辦法賣 04/09 15:21
推 ETTom : 本來就是客戶吸收了 不然賣你5塊我賠1塊 不如不賣 04/09 15:22
推 Kururu8079 : 就產品漲價啊,愛買不買自己選,馬的賣一個賠一個是 04/09 15:22
→ Kururu8079 : 誰要賣? 04/09 15:22
推 silentforest: 大通膨資產漲股票噴 04/09 15:22
推 kutkin : 那請問剩下30台美國人自己做? 越南做?中國做? 04/09 15:23
推 ltmps : 以後老美去國外買資通訊產品和名牌會變成很划算, 04/09 15:23
→ ltmps : 買個兩樣機票錢都回來了 04/09 15:23
推 dolphin24681: 客戶不吸收,就沒貨可買啊 04/09 15:23
→ jorden : 銷量減少->生產減少->裁員->關廠 04/09 15:24
→ kutkin : 在那說需求減少...請問要轉移到哪 04/09 15:24
推 fay001 : 美國品牌商那套供應商管理很極致,本來就沒賺多少 04/09 15:24
→ fay001 : 了,一定轉嫁消費者的,美國等著通膨升高還有缺貨 04/09 15:24
→ fay001 : 吧 04/09 15:24
→ kutkin : 認真請教 能夠轉移到哪 04/09 15:24
→ tama5258 : 問題是其他供應商在哪 04/09 15:25
→ ccdg : 降到10%可以消費者 進口商 出口商分 04/09 15:26
推 a77942002 : 有需求的就消費者啊 賣方市場只能吞.... 04/09 15:27
推 j63190 : 都讓美國人自己吸收 04/09 15:29
推 NaoGaTsu : 不用想轉移到哪了 關稅這麼高哪個製造商有利潤能賣 04/09 15:29
噓 keigo800004 : 美國,開始自給自足吧… 04/09 15:30
→ NaoGaTsu : 最後就是看似供不應求 但是供給提高成本全轉嫁給消 04/09 15:30
→ NaoGaTsu : 費者,消費者也買不起。 04/09 15:30
→ NaoGaTsu : 整條產業價值鏈分配下來吸收不了關稅的價值鏈就會整 04/09 15:31
→ NaoGaTsu : 條消失不見。 04/09 15:31
推 eztak : 關稅這麼高沒代工廠撐得住 04/09 15:31
推 twlicn : SB美國人 這幾年物價漲這麼多 之後要繼續漲囉 04/09 15:32
推 metallolly : 就算要美國製造 廠房是會直接bang出來嗎?不會啊 04/09 15:33
→ metallolly : 現在比誰氣長了 死局一場 04/09 15:34
推 Gwendaline : 1930年代大蕭條已經演過一次了 04/09 15:35
→ greedypeople: 現在比1930好的點是大家都還沒有報復課回去 04/09 15:36
→ weron : 代工廠利潤就3%,跟被課的30-100%根本只是零頭 04/09 15:36
→ weron : 關稅當然是品牌廠吸收或轉嫁給消費者 04/09 15:37
→ metallolly : 就算產地是美國也不是所有東西都美國製造 ..出口也 04/09 15:38
→ q22w : 最終肯定是消費者承受 04/09 15:38
→ metallolly : 會影響 ..只能說且戰且走了 股市現在已經小意思了 04/09 15:38
推 ef8637562 : 自己選的 川普不就是要這樣嗎? 04/09 15:39
推 LeMirage2000: 看當初單怎麼簽的呀 04/09 15:41
→ LeMirage2000: 新的一定會加啊,要不然就別出貨了。 04/09 15:42
→ b0364864 : 消費者買不下手 怎麼通膨 04/09 15:42
推 winner1 : 惡性通膨啊 04/09 15:43
推 hatephubbing: 客戶不吸收關稅也有解,供應商就砍成本,品質不夠好 04/09 15:44
→ hatephubbing: 、出貨不夠快是客戶自己要承擔 04/09 15:44
→ breacal : 代工廠商不可能吸收,最後一定是客戶買單,價格上 04/09 15:55
→ breacal : 漲,銷售量肯定大跌! 04/09 15:55
推 dearevan : 最終都會是轉嫁給消費者 04/09 15:55
→ dearevan : 你可以找到更便宜的你去找啊 04/09 15:56
→ maniaque : 正常的關稅調漲,最終就是進口國的消費者買單 04/09 15:58
→ maniaque : 進口商要逼出口國的廠商降出貨價,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04/09 15:58
→ maniaque : 而降出口價不會改善貿易逆差,進口調漲的才會 04/09 15:59
→ a37821910 : 你如果是第一名當然可以這樣搞 所以川才整天要臺雞 04/09 16:00
→ a37821910 : 過去 04/09 16:00
→ maniaque : 調漲進口產品售價->引導到國內設廠生產或改買國產品 04/09 16:00
推 ilovebig99 : 關稅就是政府抽稅啊,半成品對公司收稅,成品對民眾 04/09 16:00
→ ilovebig99 : 收稅,你買車的稅,車商有幫你吸收嗎? 04/09 16:00
→ maniaque : 改買國產品也不會造成通膨(因為國產品本來就是貴... 04/09 16:00
→ maniaque : 現在進口品變貴,消費者改買國產品,可以讓國產增加收 04/09 16:01
→ maniaque : 入,資金就會在國內流動促進經濟發展 04/09 16:01
→ maniaque : 現在美國就是貿易帳戶出去的錢(貿易逆差) 04/09 16:02
→ maniaque : 又從金融帳戶流回美國(賺美元利息) 04/09 16:02
→ maniaque : 借貸等於預支未來,現代貨幣理論缺陷就是若創造的 04/09 16:03
→ maniaque : 經濟提升無法彌補借貸產生的成本,付不出利息就完蛋 04/09 16:04
推 tanjau : 能代工就那幾家 還不能用大陸的來卷 沒人要吞 就是 04/09 16:04
→ tanjau : 漲價需求下跌阿 04/09 16:04
→ royli : 不然你要賠錢賣? 04/09 16:05
→ maniaque : 要嘛就是像日本發低息國債去降低利息支出 04/09 16:05
→ maniaque : 日本國債占GDP都高達250% ,遠低於美國的120% 04/09 16:06
→ maniaque : 日本政府有喊付不出利息嗎? 沒有~~~~~ 04/09 16:06
→ Arashi0731 : 關稅正常本來就是進口的人吸收啊 04/09 16:07
推 somefatguy : 本來就是買方要吸收難道賣方賠錢賣啊 04/09 16:07
→ maniaque : 一個是用接近0利率借錢在用,一個用 4%利息借錢在用 04/09 16:07
→ p1227426 : 賠錢賣 先關一關 04/09 16:09
推 killver : 通常都是兩個情況,買方不給漲,賣方就是把原料用 04/09 16:16
→ killver : 一用消化完畢就停止該品項生產,另一個是買方願意 04/09 16:16
→ killver : 漲但轉價給消費者,狀況一不會立刻反應漲價,但工 04/09 16:16
→ killver : 廠把原料用光後通常會斷供一陣子,之後找新供應商 04/09 16:16
→ killver : 會有陣痛期 04/09 16:16
→ jokerlin7026: 最終痛苦的是消費者 04/09 16:17
→ aa874125 : 就大家都漲價 賠錢生意只有中國靠補貼才會做 04/09 16:21
推 hotrain13 : 就看消費者買不買單了,不買單就不出而已 04/09 16:25
→ hotrain13 : 關稅本來就是進口商要出 04/09 16:25
推 achiyeng : 去找其他供應商啊 不過他們也都被課稅 像台積電就無 04/09 16:26
→ achiyeng : 可取代 你就只能接受他的漲價 04/09 16:26
→ ltmps : 中國也補貼不了了 04/09 16:27
推 mio8390 : 毛三道四怎麼吸? 04/09 16:29
→ B9702115 : 本來就是進口商要付 04/09 16:38
推 deathbead : 本來就是這樣啊,不然為什麼國外的車賣到台灣那麼貴 04/09 16:42
→ deathbead : ? 04/09 16:42
→ talesh35624 : 代工廠準備收掉 04/09 16:42
推 william607 : 普通常見的做法是貨物一上船出口其實就跟賣家沒關係 04/09 16:51
→ william607 : 了 04/09 16:51
→ p31415926 : 全部反映到最終產品價格的話銷售量就會下降 04/09 16:51
推 gm3252 : 現在就是消費者不能不買呀,因為你課全世界 04/09 16:51
→ gm3252 : 直接轉嫁就好,不然美國你自己做生活用品囉 04/09 16:52
→ p31415926 : IPHONE貴個40-50%你就一支多用幾年 04/09 16:52
→ p31415926 : 銷售下降然後你每單位可賺的不變,也是影響總獲利 04/09 16:54
→ william607 : 因為買主提領貨櫃會繳交手續費和關稅,買主覺得會虧 04/09 16:54
→ william607 : 錢所以也不會買或不要求出貨;這時後賣家也沒得賣, 04/09 16:54
→ william607 : 比較依賴美國市場的工廠只好減少廠內成本,降低價格 04/09 16:54
→ william607 : 去補關稅缺口,裁員也是方法之一,畢竟需要美國市場 04/09 16:54
→ william607 : 。 04/09 16:54
推 koumoushou : 商人怎麼可能自行吸收 04/09 17:22
→ jackie36952 : 大概率是兩邊一起吃 不會只有單邊 04/09 17:22
→ cheng31507 : 受害的都是消費者 04/09 17:31
推 EasyVinus : 美國人選了一個草包來懲罰自己 04/09 17:44
→ antelung : 大家都被課,那也就沒有轉單的空間,那供應商為何要 04/09 17:55
→ antelung : 吸收?狠一點的還可以反過來收那些下訂單不拉貨的倉 04/09 17:55
→ antelung : 管費或違約金 04/09 17:55
推 lescholar : 有沒有可能讓非美國客戶也吸收一些?輸出通膨? 04/09 18:37
推 caryamdtom : 客戶八成得負擔,多少跟最終產品要漲價多少的問題 04/09 18:37
→ features : 美國大通膨要起來了 04/09 18:45
→ douxid : 大蕭條要來囉 04/09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