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rebel : 不能這樣算阿 你也知道出美國的很多是高利潤的AI 04/10 17:58
→ rebel : 伺服器 直接3-10太粗暴 04/10 17:58
→ bob120400 : 全部都加10%,只要你還是最便宜的還是只能跟你買 04/10 18:00
→ bob120400 : 除了鴻海可能有中國工廠的問題 04/10 18:00
推 tmlisgood : 最後就加到消費者身上而已啦 04/10 18:00
→ centaurjr : 有些客人會用低毛利的訂單打包高毛利的一起阿 04/10 18:00
噓 mynumber55 : 用淨利算?你確定? 04/10 18:00
→ centaurjr : 很難這樣算吧 04/10 18:01
推 ck326 : 台廠本來就抗不了10%關稅 04/10 18:01
→ tmlisgood : 之前國家差別稅率才會有轉單問題,現在都加10%,那 04/10 18:02
→ tmlisgood : 就是美國消費者自己吃啊 04/10 18:02
→ pujos : 不用淨利你要用什麼算,淨利搞不好還低估勒,關稅是 04/10 18:02
→ pujos : “實際營業額”*10% 04/10 18:02
→ tmlisgood : 關稅怕的就是有替代而已 04/10 18:03
噓 hotrain13 : 欸不是,這些公司只做美國生意?廣達靠ai伺服器在 04/10 18:03
→ hotrain13 : 養,其他都在賠,不代表他ai伺服器利潤只有3%欸 04/10 18:03
推 rock1202 : 加加賣不爽不要買 04/10 18:04
→ centaurjr : 客戶又不是只有一個...最好每個都賺一樣的錢 04/10 18:04
推 ronga : 大家都漲10% 美國也沒其他國能買 04/10 18:04
→ centaurjr : 用淨利平均來算本來就很奇怪 04/10 18:04
→ hotrain13 : 你確定每個客戶每個產品都一樣利潤? 04/10 18:04
→ centaurjr : 大家都漲32%美國也沒其他國能買 那台灣怕啥 笑 04/10 18:05
→ hotrain13 : 你用平均算美國真的太猛,諾貝爾獎 04/10 18:05
推 tmlisgood : 關稅是看你售出商品的價格+運費,那是算你營業額 04/10 18:05
→ slluu2 : 消費者啊 嘻嘻 04/10 18:05
推 aaa80563 : 全世界都加10% 當然是客戶吞啊 04/10 18:05
→ icecubes : 就分析師重新評估 不賺錢就不做了 04/10 18:06
→ tmlisgood : 怕轉單、怕銷量減少了啊 04/10 18:06
推 ryancho : 其他都在賠,賺錢的AI還讓利,那最後還不是吃光淨 04/10 18:06
→ ryancho : 利 04/10 18:06
→ hotrain13 : 大家都漲,美國進口商沒得選就消費者吞啊 04/10 18:06
→ analysis5566: 32%變和大家一樣的10%,超級利多,該知足了! 04/10 18:06
→ JazzyKit : 美國價值 美國人吞 04/10 18:06
推 moto000 : 美光:關稅客戶出 04/10 18:07
→ mioz : 終端商品多少是出美國分公司? 04/10 18:07
→ mioz : 定價最後不都轉嫁給分支代理了 04/10 18:07
推 tmlisgood : 像鞋子衣服你漲太高,美國消費者買不起,減少消費, 04/10 18:07
→ tmlisgood : 所以進貨商就會砍訂單或是乾脆不賣了 04/10 18:07
推 ezoboy : 日韓漲的比台灣少好嗎 04/10 18:08
推 jerrylin : 因為你的算式是錯的 做過生意的就知道為什麼了 04/10 18:08
→ jerrylin : 懶得講太多 如果你覺得企業都扛不住可以去空他 04/10 18:09
→ jerrylin : 今天又沒有跌停鎖死 04/10 18:09
→ mioz : 之前顯卡零售漲破150%還不是賣到缺貨 04/10 18:09
→ mioz : 板子廠們老早就先把定價拉上去等了 沒差 04/10 18:09
推 k91011022 : 不要買這幾間就好 有很多可以買 04/10 18:09
→ pujos : 做過生意XDDD 04/10 18:09
推 tmlisgood : 之前紡織廠會搞無薪假裁員都是因為訂單變少了 04/10 18:09
推 holyhelm : 就直接漲價啊,美國人自己吸收去 04/10 18:10
→ jerrylin : 你真以為鴻海製造100的產品只賣103嗎 04/10 18:10
→ pujos : 不知道就閉嘴就好,裝三小 04/10 18:10
→ pujos : 有夠可憐 04/10 18:10
→ ealleneee91 : 都一樣就直接加給美國消費這啊 不用吸收 進口商要 04/10 18:11
→ ealleneee91 : 不要讓利他家的是 04/10 18:11
噓 bencmwu : 看到用淨利算真的就不用看了 04/10 18:11
→ jerrylin : 想想中國要硬吃104%的出口商怎麼還沒去跳樓 04/10 18:11
→ jerrylin : 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04/10 18:11
→ huabandd : 直接漲價就好了 04/10 18:13
推 carbooming : 有夠天真 04/10 18:13
推 Lishiver : 整個供應鏈一起攤囉 04/10 18:13
推 dj720c : 實際淨利不可能這麼少,這是報稅用的 04/10 18:14
推 Derricklin21: 老哥,這幾家不是只做美國欸,你這樣算會準真的隨 04/10 18:14
→ Derricklin21: 便你XDD 04/10 18:14
推 Mk56 : 算法笑死人 04/10 18:14
→ soome : 直接下市 04/10 18:14
推 tanjau : 這種列法 這幾家沒人能吞阿 那蘋果戴爾轉中國的代 04/10 18:14
→ tanjau : 工廠? 不然還有誰能做 04/10 18:14
推 itwt : 沒有禁止漲價吧?別家一樣有10%啊 04/10 18:15
推 yftsai : 其實大部分利潤就品牌商賺走 04/10 18:16
→ pujos : 做過生意就知道,所以你在指控他們逃漏稅、財報造假 04/10 18:16
→ pujos : ?你敢講我還不敢聽勒 04/10 18:16
→ yftsai : 關稅當然是由品牌商承擔 04/10 18:16
推 lovez04wj06 : 消費者吞啊 04/10 18:16
→ kazamisie : 大家一起加價10%啊, 哪有什麼問題??? 04/10 18:17
推 totomo168 : 消費者啊 04/10 18:17
→ pujos : 怎麼不敢具名去檢舉,笑話 04/10 18:17
→ yftsai : 畢竟你這種環境要去哪找新的供應商? 04/10 18:17
→ lovez04wj06 : 大家都漲10%沒有競爭問題 04/10 18:17
推 k798976869 : 代工廠很多是靠先收貨款 晚付下游貨款中間時間拿去 04/10 18:18
→ lovez04wj06 : 這局廠商利多 04/10 18:18
→ k798976869 : 投資賺利息的 04/10 18:18
推 ohsexygirl : 阿如果投資失利咧 04/10 18:21
噓 cookies12 : 某做過生意 有膽出一篇來看看阿 04/10 18:26
推 sk100 : 大家都加 等於沒加 04/10 18:26
推 bj45566 : 真有料的怎麼會「懶得講」,是講不出來吧 wwww 04/10 18:31
→ timidwei : 想太多 妳以為傳產哦 利潤3% 04/10 18:32
推 dahai1234 : 先去問會計師吧 04/10 18:36
推 robin101246 : 不是 最後是消費者端吸收 然後通膨 04/10 18:39
→ zick8932511 : 啊 就漲價啊 不然怎麼辦? 04/10 18:45
噓 xephon : 人類平均一顆睪丸 04/10 18:45
推 flash031523 : 用這個算 就成公司可以收一收了 04/10 18:46
推 leecoco : 漲價就好了 這麼簡單 賠錢生意沒人做喔 04/10 18:49
→ leecoco : 不然物價怎麼通貨膨脹的 漲就對了 04/10 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