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xz4979265 (職業王黑)》之銘言:
: 以前的富邦18年打過季後挑戰賽
: 20年咬到最後一場輸給統一無緣季後賽
: 雖然都沒能打到總冠軍
: 但至少不想這幾年完全沒有競爭力
: 這幾年富邦幾乎都是墊底
: 建隊也沒有什麼明確方向
: 常常不知道是要溫鬧還是重建
: 看老人吃一堆pa 的情況已經好多次
: 但是又主打超越勝負的感動
: 就算輸球還是一堆球迷願意進場
: 國外職業球團你戰績不好
: 球迷就是抵制不進場
: 逼得球團有明確的建隊方針
: 反而富邦進場人數跟戰績沒有正關係
: 想請問這種超越勝負的感覺心態是健康的嗎?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0.81.1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743929055.A.A6E.html
職業運動就是一個商業活動,
球團的目的是賺錢,
追求戰績,追求冠軍的目的,也是為了賺錢
才能發薪水給那些球員,才能有營利
台灣因為之前市場小,還有因為一些原因受傷,導致票房普遍不佳
企業說啥為了公益,回饋社會,所以買球隊或者創立球隊,
那些都是特殊時期的事情了
現在市場已經回來,還越來越大
球團的目的當然就是賺錢
富邦很明確發現他們的方向是能夠提升票房的
因此也不在意別人怎麼說
多次受訪表示,我們明確知道球迷要甚麼,我們會繼續做好
連陳昭如都去回應會長,
會長:台灣啦啦隊要成為啦啦隊中的MLB
陳昭如:我們會努力達成會長的期許
經營者就很明確地要滿足市場的需求,球迷,喔,不,我改個說詞好了,進場觀眾想要的
(因為可能真的有不少人不是真的想看球而進場)
富邦戰績爛幾年,但票房卻不斷成長
如何去博取觀眾進場,各球團有各球團的方法,有些球隊靠戰績,
富邦就算是靠FA,或者更明確說,是靠"觀賽體驗"又如何?
有啥不對嗎?
進場看比賽,就是一種休閒活動,
花錢進來就是要開心,
輸贏當然有些人會在意,但你都知道球隊目前就是競爭力沒那麼好
不主打"超越勝負的感動",讓球迷開心地去享受,進球場的體驗
難不成要球迷每天都哭哭啼啼?
花錢來找罪受嗎?
還有,說啥國外球團會抵制,
也沒有每一隊球迷都這樣
還是有很多萬年大爛隊,還是會有一定的球迷進場基數
所謂的在地主義,就是不管怎樣,就算球隊打得如何爛,在地球迷都會支持自己球隊
很多國外球團都是如此
富邦現在就是經營在地,然後還主打觀賽體驗,吸引那些在地或外地願意享受這種氛圍
的觀眾
有達成目的就好,哪有甚麼健康不健康?
當有一天富邦發現這招沒效了,他自然就會改變方式
何況,其實富邦也不是沒有補強,自由球員也不是沒有搶,
且都已經重金把張育成橋回來
當初也是把江少慶橋回來
洋投之前也是有花大錢找到一些A級
曾經也非常接近台灣大賽
只是最終都事與願違
但場上是球員在打,成績怎麼樣不是經營者能完全控制的
可是還是要有KPI才能向上呈報,那成績無法掌握,那就掌握能掌握的
票房成績就是最明確的答案
$$$$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