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scitamehtam: 買吧,你們想跟長輩住? 你老婆內心真的願意嗎03/23 14:19
→ scitamehtam: 資金準備回防台北市了,趁起點進場,自住投資兩相宜 03/23 14:19
請教為什麼現在要回防北市 我片段看過
ceca 分析過中南部還沒漲到可以回漲北市
推 DwyaneWade: 接下來兩年本來就是回防雙北03/23 14:21
可以給更完善的解釋嗎 感謝 小弟想理解
推 iamneptune: 問就是竹北03/23 14:21
→ iamneptune: 雙北落後地區 03/23 14:21
→ toto123: 雙北老公寓 始終都沒什麼大風險 尤其低總價03/23 14:29
→ toto123: 大約漲10趴吧03/23 14:29
這是已經漲了 還是未來短期幾年內會漲
→ toto123: 但是也要人家肯拿出出來賣03/23 14:29
→ toto123: 有捷運站 輸贏不多 類似定存的概念03/23 14:29
→ alex650129: 情況類似,但是我們是長輩給一間,小家庭自己住03/23 14:32
→ alex650129: 也在想說要不要再買一間給女兒03/23 14:32
推 kelsierlee: 不太想買學區套房的話,可以考慮看看私校薇閣和延平03/23 14:37
→ kelsierlee: 我生活圈基本上這兩所國高中特別多,大學校系都不錯03/23 14:38
→ kelsierlee: 外加今年滿級分人數,這兩所全國只輸建中排榜二三名03/23 14:41
→ kelsierlee: 我自己大直考上建中,未來小孩沒前三志願也是送私校03/23 14:42
→ kelsierlee: 同齡延平薇閣國中外考建中的同學,最後上台大陽明醫03/23 14:43
→ kelsierlee: 而且這些人家裡都住北市精華區,有學區不選送延平。03/23 14:49
→ kelsierlee: 至於薇閣比較多中後段醫牙和台大財法,經濟實力殷實 03/23 14:50
推 abyssa1: 你這現金太少隔套搞不起來 03/23 14:51
推 rebecca226: ‘雙北低總價公寓’,到底多低算低? 我看到的40幾年03/23 14:51
→ rebecca226: 老公寓都超過2千,這算低總價嗎?03/23 14:51
→ abyssa1: 學區公寓的話 2000萬算低啊 中位數大概25M~30M03/23 14:52
→ toto123: 1500以下都算低吧 03/23 14:53
→ toto123: 石牌國中 學區不難找03/23 14:53
石牌被洗好遠啊… 目前在市區 四通八達
→ abyssa1: 學區公寓隔套 基本要抓5M自備款2M裝潢,入門7M 03/23 14:54
→ abyssa1: 我說的學區公寓只有算中正金華龍門敦化介壽03/23 14:55
我也是這麼想
→ abyssa1: 石牌麗山你也算的話門檻低很多03/23 14:55
確實 會比較輕鬆
推 abyssa1: 你收入可以撐3000萬房的房貸03/23 15:07
也是這兩年才衝上來 之前可能150上下…
→ abyssa1: 但是自備款只能買到1000萬…03/23 15:07
→ abyssa1: 急著上車就看預售吧,不然就是存到至少600萬再買 03/23 15:07
推 cutemico: 不討論投資房,我認為你早晚要搬出去的話,應該要佈局 03/23 15:09
→ cutemico: 明年此時買入台北自住房03/23 15:09
推 cutemico: 因為買房到確定自己明確需求到資金到位都需要時間,再03/23 15:11
→ cutemico: 說你有學區考量~是我的話會希望兼具自住學區投資三者 03/23 15:11
→ cutemico: ,但想也知道不可能~能兼具兩者就很好了 03/23 15:11
目前可能自住 = 學區 > 投資
推 abyssa1: 長輩暗示 你就直球對決吧 03/23 15:12
→ abyssa1: 跟長輩說自備款不足,問他們能不能幫忙 03/23 15:12
→ cutemico: 我也是將20%資金投入在美股,80%投入台股,只能說幸好03/23 15:14
→ cutemico: 台股投入的多,頭期款不是問題,但若是全都是美股的話 03/23 15:14
→ cutemico: ,可能會有要不要忍痛賣美股的問題03/23 15:14
→ cutemico: 以年收來計算,你應該可以購入3600萬的房子,頭期款要03/23 15:15
→ cutemico: 準備720萬,你準備好了嗎?這才是重點03/23 15:15
→ cutemico: 另外很多人都很喜歡不討論學區反而送私立學校,我覺得03/23 15:19
→ cutemico: 應該要想想私立學校帶給你小孩的是什麼?是更填鴨還是03/23 15:19
→ cutemico: 更豐富的視野?如果是更填鴨的私校其實可以不用考慮,03/23 15:19
→ cutemico: 更豐富的視野私校就是看自己有沒有達到該私校的全家長03/23 15:19
→ cutemico: 資產所得中位數以上了,有達到標準去唸這類私校才會比03/23 15:19
→ cutemico: 較輕鬆03/23 15:19
推 leota: 推樓上 03/23 15:25
推 kelsierlee: 私校對比明星學區;就是多了頂層人脈,這群人除非你 03/23 15:28
→ kelsierlee: 從小認識長大,否則可能大學出社會都遇不到也打不進03/23 15:28
推 inAAtauAA: 不太懂到底目的是要自住還是投資,如果為了孩子選學區 03/23 15:31
可能想說目前還沒有強剛需自住需求
所以想法還不是很釐清 想問看看大家說法
→ inAAtauAA: 自住就是買不用管什麼少子化,投資就是另一回事 03/23 15:31
→ kelsierlee: 至於同儕多天才多努力都沒意義,有益的都是各自前途 03/23 15:33
→ kelsierlee: 但是家境富裕才是真的,有錢有權的人脈才有助於個人03/23 15:34
推 GeminiX: 原來年收250~300可以買3000多萬的房嗎0...0...03/23 15:35
→ kelsierlee: 畢竟最後都要憑個人努力才能上頂尖校系甚至外國名校03/23 15:35
→ GeminiX: 我年收250買1700是不是太保守了 03/23 15:36
→ kelsierlee: 私校即使沒上頂尖校系,當初建立的人脈還是有幫助。 03/23 15:39
※ 編輯: cecol (118.201.124.124 新加坡), 03/23/2023 15:44:42
→ kelsierlee: 我自己手足就能對照,多認識有力人士保證視野更廣闊 03/23 15:43
※ 編輯: cecol (118.201.124.124 新加坡), 03/23/2023 15:49:01
推 angele: 台北市即使沒總量管制的國中有不少就狂勝其他縣市了,沒 03/23 15:47
→ angele: 管制開學前遷戶籍就可以了,學校還會感激你讓他們不用擔 03/23 15:47
→ angele: 心少子化被廢校,新竹區家長羨慕嫉妒恨呀! 03/23 15:47
推 kelsierlee: 以上都是我個人意見;讀過建中更能理解天才同儕造成03/23 15:48
→ kelsierlee: 的課業壓力,沒調適好容易自我了結;在校時有跳一個03/23 15:48
推 misshand: 選學區不如去私校認識有力人士是真的阿。更有錢一點直03/23 15:54
→ misshand: 接潤美吧。03/23 15:54
感謝分享 私校 vs 學區 也討論不少
後來覺得私校學費是花費,學區房有保值
再者有看到私校比拼家境名車出國等
比較容易養成高物質化比拼的小孩,所以會擔心
※ 編輯: cecol (118.201.124.124 新加坡), 03/23/2023 15:57:20
→ toto123: 去私校 認識有力人士 那種通常都是家裡有前做生意的03/23 15:55
→ toto123: 不是 什麼普通領薪水 高階 家庭負擔的起的03/23 15:56
→ toto123: 真的家裡有前有本事 很多都是高中念一念直接送美國了03/23 15:56
會不會私校同學畢業都移民歐美
沒一個同學在台灣
結果只要學區校才比較就機會跟
同學一起努力念書上台灣本地大學
※ 編輯: cecol (118.201.124.124 新加坡), 03/23/2023 16:01:28
推 kelsierlee: 如果是薇閣延平倒沒那麼嚴重,只比學區家長再有錢點 03/23 16:02
→ kelsierlee: 最嚴重是從幼稚園就送貴族學校,那裡就真是頂流攀比 03/23 16:02
→ kelsierlee: 私校同學會回台灣,甚至過半畢業都在台灣;不用擔心 03/23 16:03
推 misshand: 我認識父母都公務員送小孩念延平的,門檻沒那麼高吧。 03/23 16:03
→ kelsierlee: 因為家裡事業從錢權到人脈都以台灣為主,不擔心這個 03/23 16:03
→ misshand: 而且私校會攀比,難道明星高中的家境就會沒有攀比嗎...03/23 16:03
→ kelsierlee: 我只能說認識頂層受薪族群,那還是高級中產意義不大03/23 16:04
推 kelsierlee: 對了雖然上面是稱個人意見;不過也算生活圈菁英共識03/23 16:06
→ kelsierlee: 明星高中日趨衰弱進行中,對照彼此經驗和數據的結論03/23 16:07
→ kelsierlee: 除了建中一支獨秀?不過記得扣科學班數資班滿級人數03/23 16:10
→ kelsierlee: 如果用普通班滿級人數算比例,結果對比也不會太突出03/23 16:10
→ misshand: 會不會讀書看基因啦。03/23 16:11
→ kelsierlee: 不過如果考上建北還是能去讀;但是要盯緊和投資源。03/23 16:11
有個問題時,私校規則一直變,比拼各種才藝背景
但學區國中規則可能到小孩要念時候還是固定的戶籍制
小孩長大還有數十年,私校的規則蠻讓人很難掌握
→ misshand: 而且以這個板的風氣,會炒房比什麼都賺,學會炒房何必03/23 16:12
→ misshand: 讀書呢。03/23 16:12
我不會炒房 所以覺得還是好好念書
有個說法是存水泥比教育重要
但我覺得可能存水泥也有門檻了
→ kelsierlee: 因為如果有家教經驗的就知道,有錢人投入資源是海量03/23 16:13
※ 編輯: cecol (111.223.92.194 新加坡), 03/23/2023 16:15:50
→ kelsierlee: 炒房炒地和讀書文憑不衝突,板上高知識份子比例不少 03/23 16:14
→ kelsierlee: 我自己家有錢也炒房炒地,照樣讀書拿執照,地位問題 03/23 16:14
→ misshand: 那就申請自學在家學炒房就好啦。有錢人念書是念修身養 03/23 16:15
→ misshand: 性的。真要說的話念個EMBA都比較實在。那也跟學區無關。 03/23 16:15
推 kelsierlee: 對了回到學區房保值的問題,我覺得可以精算看看成本03/23 16:17
→ kelsierlee: 說不定走私校再滿足自住房的可能性更大,結果也更好03/23 16:17
推 alohaboy: 跟原po一樣也是想了很久,不過還是很幸運的跟一對教授03/23 16:19
→ alohaboy: 夫妻買到了2000出頭的新生金華學區公寓自住,其實除了03/23 16:19
→ alohaboy: 學區以外,那地段真的非常適合養小孩,小孩從小到大成03/23 16:19
→ alohaboy: 長階段所需要的環境那裡都有,有空去附近走走就知道XD,03/23 16:19
→ alohaboy: 自住有非常好的生活品質,最近裝潢好要搬過去啦~~~03/23 16:19
推 Waynewenwen: 推,跟樓主狀況很像,希望有高手給建議03/23 16:19
→ Waynewenwen: 學區目前朋友建議就是簽戶籍就好…可能回歸到房市資03/23 16:20
→ Waynewenwen: 產配置討論比較單純03/23 16:20
→ kelsierlee: EMBA?太晚補救人脈了,幫助有限甚至不如俱樂部。03/23 16:21
→ misshand: 所以就是錢的問題嘛,有錢要多少人脈有多少,學區在這當03/23 16:27
→ misshand: 中起的作用看起來很有限阿。03/23 16:27
推 kelsierlee: 入學規則倒是好問題;不過你說的聽起來像是貴族學校03/23 16:31
→ kelsierlee: 我那時延平入學主要考筆試就行了,分數通過就能讀。03/23 16:31
目前已經不是單純考試,而且蠻合理的
就好比以前聯考變成多元入學
私校玩的比公立更快更狠
公立還是得考慮中產往上爬所以不能太明目張膽
所以那自身經驗可能小孩長大時就無效了
※ 編輯: cecol (111.223.92.194 新加坡), 03/23/2023 16:48:17

→ kelsierlee: 多元表現有加分,但還是以國英數筆試分數為主要參酌 03/23 17:03
→ kelsierlee: 雖然不知道上榜競爭程度,不過多幾項加分會比較穩。 03/23 17:04
→ kelsierlee: 算是對應學測申請入學的一種變形,影響他們選材標準 03/23 17:05
→ kelsierlee: 全國縣市比賽;語文和科展相對好拿,音樂體育看天賦 03/23 17:06
→ kelsierlee: 但是只取單項最優,全國第一也只加12分;筆試輾過去 03/23 17:08
推 sospeter: 公校的同學比較多元,孩子可以提早適應社會 03/23 17:57
→ sospeter: 是說金華國中公校學區的家庭實力,應該比起很多私校強 03/23 17:59
→ sospeter: 認識版上一個中醫,家裡6間房+10甲土地,一樣選金華國中 03/23 18:00
→ mayko: 延平今年還是筆試,台中的私校已經在搞多元入學了 03/23 18:08
→ mayko: 教育單位不希望私校用筆試,但是弄多元入學學生家長有比較輕 03/23 18:08
→ mayko: 鬆嗎??跟本沒有. 03/23 18:08
推 theonegi: 我延平高中畢的,身邊同學確實家裡普遍都還蠻有的。學 03/23 18:21
→ theonegi: 生時期就認識這些朋友沒有壞處 03/23 18:21
推 ck901372: 租就好,房價下行風險太高 03/23 18:47
推 kelsierlee: 拿資產五億來比私校家長背景?認真說就排中上而已。 03/24 00:00
→ kelsierlee: 如果再去比康橋、TAS、TES;不好意思就中等還沒現金 03/24 00:01
→ kelsierlee: 十億百億再到家族千億,現在會不會送公立,你再想想 03/24 00:03
→ kelsierlee: 公立頂尖學區多元?是中高級中產密集,而私校是高級 03/24 00:06
→ kelsierlee: 中產到頂層密集,哪來真正的多元;適應下自己生活圈 03/24 00:06
→ kelsierlee: 一舉例想反駁,結果剛好暴露自己視野高度,不客氣。 03/24 00:06
推 kelsierlee: 其實教育百百種,就是找到最大利益;要保證小孩擁有 03/24 00:33
→ kelsierlee: 雙語教育、多才多藝、菁英學科;就是私校和家教資源 03/24 00:33
→ kelsierlee: 從小的優質人脈資源是附加的,質和量絕對都遠超公立 03/24 00:34
→ kelsierlee: 覺得不重要是個人價值觀,甚至牽扯到有沒有踏入階層 03/24 00:35
推 asapfrdddd: 台灣房市是在賺價差的 投報率低的可憐 03/24 18:50
推 asapfrdddd: 現在能賺完全是因為中小企業資本利得的問題 03/24 18:52